醫療專業人員不願執業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陳進男/藥師、台南市議員擬參選人
看到《蘋果日報》論壇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醫師於7月29日之撰文「醫事人員考取率極低 已成大問題」,及台灣物理治療學會王子娟常務理事於8月5日撰文「考照率低≠聘不到物理治療師」,敝人同是醫事人員的藥師,也略抒己見。
首先,醫事相關人員之工作,關乎民眾的生命權,也因此我國《憲法》第86條將專門職業人員與公務員同列,執業資格須經考選銓定,顯示專門職業人員確有其特殊性。再者,依大法官第682號解釋,專門職業有五項特性:技術性、公益性、理想性、不可替代性、高度自律性。因為涉及民眾的生命權,所以第一項強調的就是技術性。如果為了提供醫療院所有更多醫事人員可聘任而降低執業門檻,相對也提高了民眾就醫的風險性。
再者,如王子娟常務理事所說,截至2018年,物理治療師證書發放已達1萬200人,但執業人數卻只有6300人,4成有照的物理治療師選擇不執業,「勞動條件差、薪資低、工作環境惡劣」才是造成聘不到物理治療師的真正原因。醫療院所如果真的聘不到物理治療師,應檢討的是給予的薪酬是否合理,不少醫療院所在居家復健上,治療師即使個案再多,也只能領固定薪資,如此工作條件,如何能吸引治療師投入本業工作?
中國的醫事人員就是明顯的例證,以該國藥師的現況而言,去年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則有人大代表及院士提出《中國藥師立法工作迫在眉睫》的建議,要求構建一元化藥師管理制度,主要因為中國的藥事人員管理架構混亂,藥事人員水準良莠不齊,每年十幾萬人因吃錯藥而死亡,中國「藥師整體學歷偏低,這與醫療行業的發展速度完全不相匹配。因此,有必要通過立法提升藥師服務能力與專業學歷。」、「沒有藥師的指導,人民的用藥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保障。」這樣的省思可謂一大進步,由此可知,醫事人員門檻過低,必定導致醫療品質無法提升。
殷鑑不遠,我國護理人力的短缺更是一例,護理人力的短缺從來不在於護理人員培育人數不足,而在於超高的護病比及逾時工作,導致護理人員的就業率和長期留任的意願偏低。
醫療團隊本是一體,醫事人員工作事關民眾健康,本是高風險性的行業,因此先進國家的醫師往往樂見其他醫事人員享有良好而合理的的工作條件及待遇,其它醫事人員薪資水準提高了,自然醫師薪資水準也會水漲船高。如果其他醫事人員薪資及工作條件一直被壓低到只能靠熱情來維持,唇亡齒寒,輪到醫師的工作條件也被迫壓低時,相信也不會有其他醫事人員會幫醫師說話。
我國醫療水準世界一流,要維持這樣的水準,也有賴政府管控醫療人員的水準及專業能力,若是出現就業率的情況,則應檢視醫療專業人員不願執業的真正原因,透過了解真正原因,務實解決問題,才能讓我國醫療有長遠正向發展,也對國民健康有實質助益。
carried on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80806/1405780/